Search

【親師溝通:在戰爭中示範進退與堅毅2】教育篇
 
學習本文章前須知: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親師溝通:在戰爭中示範進退與堅毅2】教育篇
 
學習本文章前須知:

因我的身份敏感也特殊,我深知我的文字可以成為良善的力量,也可以反向成為傷害的利刃。我對人與人的關係,一直深信良善的循環,也信任人的本質是純善,因此我只想分享如何與老師溝通,在事件發生時我是如何做判斷,而並非想將此文作為傷害他人的利器,因此邀請前來學習的朋友們,進入文章學習時,僅關注我的思維與判斷與決策,若想分享文章,也務必「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」,作為分享的引言(請務必寫下學習心得再做分享,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),更邀請所有閱讀者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,更不批判老師,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,邀請長期關注我粉絲的朋友們僅將此文章作為「學習如何親師溝通」為要點,回歸我分享文章的本意,不渲染額外會造成傷害的言語,能讓大家有所學習,才是我重視的初心。
 
(接上篇「事件篇」)

帶著四個孩子和哭泣的川川離開營隊後,我蹲在川川身旁,安撫川川,詢問川川還好嗎?還有什麼是她想說而媽媽剛剛卻沒有向老師表達清楚的地方?
 
川川的哭聲漸息,靠在我身邊。
 
此時三個大孩子也同時靠過來,紛紛告訴我關於武士頭教練在營隊裡的事。
 
「他是教足球的。」
 
「老師很會捉弄小孩。」
 
「我們都叫他包子,因為他的頭像包子。」
 
「老師在籃球課的時候都會來搶我們的球,還會把球故意丟得很遠,然後叫我們去撿。」
 
「我們都不喜歡他。」
 
孩子嘰嘰喳喳,一句一句,在我心裡迴盪。我只是聽,沒有多做回應,那是孩子的表達,事實是什麼,我並不清楚,但孩子在傳遞他們眼裡的事實,我記住了。
 
眼前,我更關心的是川川的內在。
 
我:剛剛老師為什麼要塞球拍到你嘴巴?
 
川川:我不知道,我真的只是想跟他說再見,我在他旁邊揮拍,他以為我要打他,我沒有要打他,媽媽你要相信我。
 
我:媽媽相信你。川川,你喜歡這老師嗎?
 
川川:我不喜歡,他之前上課的時候,都捉弄我們,還搶我們的球,又故意踢遠。他還去捉弄沛羽,我就幫沛羽說話,後來老師就弄我,但是我不怕他。
 
我:你很勇敢,我想知道,你的勇敢為你帶來什麼?是帶來安全,還是帶來危險?
 
川川低著頭,眼眶又紅了:老師更欺負我了,我覺得是危險。
 
我:川川,你很勇敢,媽媽很驕傲,但是川川,你的勇敢也同樣為你帶來危險,剛剛媽媽聽哥哥姊姊說,老師不只一次捉弄你,是嗎?
 
川川:嗯,老師喜歡弄我,然後我就哭。
 
我:川川,你知道勇敢是什麼嗎?
 
川川:就是覺得別人不對,就大聲的告訴他,不讓他欺負小孩。
 
我:這確實是勇敢沒錯,但是這樣的勇敢會讓媽媽很為你擔心。其實勇敢不只是頂撞力量比我們大的人,勇敢也包含當危險來臨時,能生出力量保護自己和其他人遠離危險。你能為沛羽說話,保護沛羽,媽媽覺得你很了不起,但媽媽也希望你能勇敢的保護自己,帶你自己和沛羽遠離老師。你懂媽媽的意思嗎?
 
川川:嗯,媽媽我知道了,明天我不會再罵老師,我會保護沛羽和自己,讓自己安全的。
 
我:你很勇敢,也很聰明,媽媽很高興。剛剛你說你只是要跟老師說再見,老師就生氣,是嗎?
 
川川:對阿!我只是揮動我手上的拍子,我並沒有要打他。
 
我:老師不知道你揮拍的意思只是要說再見,甚至還誤會你,如果你還能再一次說再見,還會選擇以這樣的方式說再見嗎?
 
川川:不會了,我會用嘴巴說。
 
我:你能這樣轉變,真的很厲害。沒錯,以後我們就用嘴巴說再見,這樣既禮貌又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,不會讓老師誤會。
 
川川:我下次會記住的。媽媽,謝謝你剛剛幫我去跟老師說話,老師比較怕媽媽,媽媽說的話他比較會聽。
 
我:不是這樣的,川川,老師並不是怕媽媽,老師怕的是自己做錯的事。媽媽覺得一個老師不應該對小孩說要把球拍塞進嘴巴裡這種話,這是恐嚇,這是不對的。你剛剛有看到媽媽去跟老師說話的樣子嗎?
 
川川:有,媽媽沒有生氣,但媽媽很勇敢。
 
我:對,媽媽不需要生氣,不需要哭泣,因為那些對我去跟老師溝通是沒有幫助的。下一次當你有話要跟老師溝通,你記住不要用哭的,因為一哭就沒有人聽懂你的聲音。知道嗎?
 
川川:媽媽我知道,媽媽你對我最好了,我愛你。
 
我:媽媽也愛你,有任何事,隨時告訴媽媽,我們一起想辦法。
 
川川:好。
 
在這段對話裡,我將重心放在川川的應對方式的調整上,讓孩子知道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,先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,其次才是爭取自己想爭取的事物。而在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時,應該以什麼樣的言語與姿態去準確表達自己,是非常重要的,這也是在對話時,我想傳遞給川川的。
 
以「聽核心」的方式溝通,是我慣性溝通的步驟與工具,不管是對老師或對川川,皆是如此,差別在於意圖與目標不同而已,但都不脫離這三個步驟的溝通要素。
 
有人問我,會不會擔憂川川被老師冷落或排擠?
 
我的思考是,這個社會有許多面向的大人與同學,川川不可能一輩子在我的保護下長大,儘管武士頭老師不適合帶領川川,但既然我已經明確的站出來為川川發聲,老師也已經知道我關注此事,在各方考量下,我認為這個短期營隊是川川練習與不同老師相處的好機會,因此我鼓勵川川大膽的回去營隊,學會如何與這樣不同的人們相處、自保,這是川川成長的功課,我相信不管川川之後再面對什麼樣的困境,我都是有能力陪川川度過的,而我願意相信老師無惡意,經過這次溝通,會有所學習,我願給彼此多一點機會。
 
歡迎大家分享,提醒大家分享文章時,記得「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」,作為分享的引言(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),更提醒所有學習的朋友,請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,更不批判老師,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,謝謝大家的學習。
 

🔥 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Wd1gV9

✔李儀婷「愛的賽局理論‧親子教養工作坊」
唯有父母體驗了愛
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
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
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
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從高壓的教育,走到和諧的教養。孩子每一次的情緒與爭執,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
View all posts